新闻动态

顶级防灾减灾救灾专家成都热议多灾种监测预警融合

来源:中新网发布时间:2020-01-10 访问量:163

  中新网成都4月20日电 (记者 贺劭清)由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地震地质灾害“防抗救”理论与技术研讨会暨多灾种监测预警及发布的科技政策和法规论坛20日在成都举办。

  会议期间,多位中国顶级灾害预警技术、应急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震、地质灾害“防抗救”理论与技术,多灾种监测预警融合技术等展开热议。

  “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中国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介绍,应加大突发事件和灾害现场实况的获取能力和图像信息的传输力度,推动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在危险工序和环节中广泛运用,让人与科技、装备最佳结合。

  闪淳昌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坚持早发现、早研判、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原则。当地不能坐等上级救援、不能坐等别人资源,应当立足现有条件,控制事态,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目前,由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研发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已对贵州兴义市龙井村滑坡等多个滑坡灾害进行成功预警。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介绍,为了识别高位、隐蔽性滑坡隐患,应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普查、详查、核查体系,对潜在重大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和提前发现。

  许强以金沙江白格滑坡为例介绍,金沙江白格滑坡区斜坡在发生滑坡灾害前,已存在明显的、可被遥感技术感知和发现的形变信息。白格滑坡第二次发生后,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利用遥感技术对金沙江上下游西藏、四川境内滑坡隐患进行排查,圈定50处隐患。

  目前,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正朝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近年来,中国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向社会提供多手段广覆盖的预警服务,并开展预警精准发布技术研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应用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监测网,探索了地震预警和地质灾害预警融合技术。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指出,灾害预警是科学工程、社会工程也是政府的责任工程,目前中国灾害预警的“最后一公里”还没完全打通,需要重视社会力量,继续完善多灾种预警技术体系、法律体系。